第二十五章 端王来访

赵佶则听的津津有味,约定让王麟到他王府上弄一个,他也玩玩。
王麟给赵佶倒了杯茶,便开口说道:“如果没这事王爷可想过以后做什么,就这么闲着?混到死?”
赵佶听了,呆了半响说道:“如没这事,按我大宋的祖训,本王不是混还能如何?”
“大宋是赵家天下,如果赵家子弟除了官家,其他人都混着,王爷觉得好么?”
“有何不好?不是还有满朝文武么,还有你不也在帮官家?”赵佶不以为然。
“别人我不知道,不过我肯定会想,赵家人都在混,我为何不混?”王麟说道。
赵佶无语,王麟这话无法回答,自己混确实没法不让别人混。
“小民以为,官家有时候是一个人对付满朝文武,王爷不觉得有些身单力薄么,常言说打仗亲兄弟,皇家子弟是不是应该帮一把?”
“这个..理是这么个理,只是官家忌讳亲王、郡王的权利过大,相帮也帮不了啊!”赵佶感叹道。
“小民问王爷一句诛心之言,王爷想过造反么?”
“王麟!你这是什么话,本王从未想过造反!”赵佶严肃的说道。
“这不就对了?既然王爷不想造反,自然是会尽力帮助官家的,要让官家不猜忌你们这些王爷,就两个字,不争!”
“不争?何解?”
“不争权!”
“没权如何做事?”赵佶不解了。
王麟笑道:“做事一定要有权么?王爷觉得陛下最需要帮的是什么?”
赵佶想了想,“本王不知道,好像什么事都需要帮。”
“王爷,陛下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告诉他真实的情况。”王麟说道。
“不是有大臣、言官么,三省每ri都有奏折上报的。”
“王爷啊,你仔细想想,且不说朝中大臣是否有私心,他们的消息也是各道、府上奏的,有谁去核查真的假的,何况朝中大臣与各道、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为了自己的利益,必然会瞒报的,陛下听到的有多少是真的?”王麟摇摇头说道。
“官家也派观察使、巡防使啊?”赵佶说道。
“王爷,那些观察使、巡防使也是人,是人便有贪玉,有的喜欢钱、有的要升官、有的要女人,很容易就被收买了,如果是皇室子弟就不一样了,比如王爷,缺钱?升官?好像王爷都没兴趣吧?至于女人”王麟瞥了赵佶一眼。
“呵呵,本王知道你说的意思了,本王不缺女人,钱也不缺,本王都是王爷了,还能怎么升,自然那些手脚不干净的无从下手,还有,本王乃是大宋亲王,要想看什么道、府也不敢推诿,这样,本王不但可以看到最真实的情况,还会如实告诉官家,官家就不会受到蒙蔽了。”
王麟竖了竖大拇指,和聪明人说话要轻松很多。
“还有,本王只做官家的耳目,不管具体事,不插手地方和军队,自然就不会受到官家的猜忌,对吧?”赵佶说道。
“对,这就是我的想法。”王麟也不隐瞒。
“可是,王麟,本王不解的是,这样做对本王有何好处?”
“对王爷最直接的好处便是王爷今后不用混吃等死了,间接的是王爷不用对自己的子孙担心。”
赵佶听了有些呆,沉默了一会才说:“混吃等死?说得好,本王从明白事理那天起就是在混吃等死,想想这等ri子要过几十年,本王都睡不着觉,只是不用为子孙担心又是何道理?”
“王爷知道的朝代最长有多久?”王麟问道。
“周朝有八百年吧,其他的,也就三四百年,短的如秦朝,不到二十年。”赵佶答道。
“那些朝代的帝王后人如今何在?王爷有没有想过,皇族没了天下就什么都不是了,可那些豪门大户呢?不过是换了个主子,有多大影响?赵家天下王爷不出力,子孙后代也不出力,靠官家一人,王爷觉得能行?”王麟高声说道。
赵佶沉默了好久,王麟也不再说了,抬起茶壶给他续了茶,自己则静静的在边上喝着。“明之之言令小王折服!”赵佶言语中尊敬起来,“明之能否告诉小王,你为何不出来为朝廷效力,如此劝小王对明之又有何好处?”
“小民不是王爷,如有官身必然受制约,朝堂上的党争小民应付不来,如此能给官家出出主意不是更好么,小民也是不争!小民和其他大宋百姓是一样的,只有大宋强大了,小民才能安心生活,这便是小民劝王爷得到的最大好处。”王麟解释道。
赵佶听了,起身给王麟施了一礼,“明之之胸怀小王佩服,今后明之若有什么事,可尽管来找小王,能办的,小王绝不推脱!”。
王麟听了大喜,这又靠上个亲王,稳妥多了,“多谢王爷!”
“只是,明之把本王支了出去,如何做,明之还得教我!”赵佶提要求了。
“其实王爷要了解真实的情况很简单,普查和抽查就行。”
“普查、抽查?何解?”
“王爷每到一地,不论是军队还是当地政务,让地方官列出单子,王爷随便抽人或抽事核查,这便是抽查,让其无法准备,有些事可普查,如厢军实际编制,按名单人头一个个的过,有名无人的便是空饷,这便是普查,还有两点,一是王爷到了地方,便将主要官员请到青楼、客栈随便什么地方都行,就是不给回家,二是王爷要详细了解当地大户的情况,这些 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