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学武只对保卫处内部的岗位调整发言,却是从来不过问其他单位的人事问题,包括他推动的,或者间接推动的项目。
人事和财务通通不插手,甚至把自己部门的项目拿出来贡献给全厂的事业。
能办事,能容人,顾大局,难得的风度和大度,让跟他共事的部门和部门负责人很难说他的坏话。
不过做业务嘛,哪能不提意见的,李学武回来后只在两个人的任职问题上发表了意见。
一个是徐斯年,一个就是他,张国祁。
而这两个人的任职是有关联的,关于徐斯年的任职问题上,李学武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是比较合理的。
李怀德当然知道李学武他们这些处级干部私下里还有个小团体,毕竟李学武他们也没背着他。
但是,李怀德不相信李学武会为了这个而特意推荐徐斯年去接造船厂的岗。
很简单,徐斯年走,是因为他要推张国祁上位,帮他掌握办公室的权利。
张国祁上来了,那徐斯年这个杨凤山的旧人就得走。
可徐斯年在厂办工作的这些年也是有功劳和苦劳的,况且他并没有犯错误,不给出个合理的安排,下面的人怎么看?
能安排徐斯年的位置就这么几个,李学武提出哪一个李怀德都不会拒绝的。
偏偏李学武提出了造船厂,这个准备要收购的,没有任何牵连的单位,让李怀德满意极了。
去钢城,那就是去董文学那里,炼钢厂本身就已经是几个领导的意志竞争地了,有董文学在那边,他的意志绝对会贯彻执行。
但是,徐斯年过去了,无形之中就会打破这种平衡。
徐斯年代表别人,那他吃亏,徐斯年靠向董文学,那他怕董文学的势大。
两个副厂级干部聚在一起,他真不放心。
再说去联合企业,因为就在轧钢厂旁边,平级调度,但管理范围和权限扩大,也是可以的。
但那里终究还是景玉农的影响范围内,现在钳制住了景玉农并不代表局势已经稳定了,只能说是动态平衡。
给自己的盘子里增加不稳定因素他是不愿意做的。….
所以去造船厂,李学武的建议很中肯,也很符合他的心意,没什么霸道不霸道的。
至于对张国祁……
李怀德没想到的是,李学武在他这边说的都是张国祁的好话,还主动要把贸易项目的管理权限归还给他。
尤其是在人事问题上,是李学武的建议才把徐斯年妥善安置的,给他让出了位置。
又跟他建议,为了避免再出现协调不畅的问题,请他安排张国祁提前接手厂办的工作,算是一种帮助了吧。
就算是这里面有什么别的意思,可话都是好话,意思也都是好的意思。
怎么反过来到他这里,张国祁说李学武的都是这些话呢?
李学武做的对不对,好不好,是下面人应该评判的嘛?
不应该是他来判断吗?
当他是小孩子,还是无能的傻子。
手底下人有意见分歧他是愿意看到的,都大团结了就轮到他闹心了。
但是,刚刚把局势稳定下来,张国祁就开始搞事情,真当他看不出来呢,这么做真是有点掉价了。
本来他是没想着用张国祁的,上一次他就要放弃这人了,是李学武举荐的他,这才又给了他机会。
在李怀德看来,东风是李学武搞的,工纠是李学武打的基础,文宣队是李学武用自己的关系要来的人。
张国祁过去都干啥了?
就干了一个王敬章,还是特么那小子自己作死。
还没唱戏呢,就开始拆台,李怀德真是对他大失所望。
他自己做事可以没有底线,但对手底下人要求必须有底线,没有底线他这不就乱了嘛。
对于忘恩负义之人,让他用,他也得小心着用,别反过来咬他一口。
说李学武霸道,说李学武精于算计,可不见李学武做这种背后下绊子的行径,更没见李学武背着谁说什么坏话。
李怀德用李学武防的是他的阳谋,可从来不会担心李学武会跟他玩阴的。
“他这么做事是应该的”
李怀德喝完了碗里的汤,放下汤勺,擦了擦手说道:“贸易项目的工作确实是他在主持,说他主持会议也不为过”。
“当然了”
在张国祁诧异的目光中,李怀德坦然地说道:“他是保卫处干部,又是卫戍区的干部,年轻,身上哪能没有雷厉风行的气势”。
“说霸道也好,说霸气也罢,对工作,对事业,我看倒是需要他这样霸气的人 -->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