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次鸦片战争,许多时候,英、法军队,攻入中**队的阵地、炮台之后,都是靠刺刀,驱散和消灭顽抗的守军。
农业社会的军队,最爱幻想“洋夷徒恃火器之利,不善肉搏,若短兵相接,吾必痛灭之”,等到真的和受过严格训练的近现代军队的刺刀碰上了,才知道自个儿的长矛大刀片子根本不好用,要么被人家一个个捅倒,要么一哄而散。
“拼刺演练”的最后一个动作,在实战中是绝不会出现的耍枪花。
这个旋转枪身的花式动作,一般只会出现在礼兵表演里面,不过,“特种合成营”耍枪花,可不仅是为了增加演练的观赏性,而是用来训练士兵掌控枪支的能力白刃格斗的时候,敌我枪支彼此剧烈碰撞,难免把握不定,甚至脱手,经过这种训练,就能够迅速重新掌握枪支,抢得先手。
这个动作看起来花哨,其实并不复杂,只要协调能力过得去,略略花些功夫,就能大致掌握,并不会挤占其他更重要的科目的训练时间。
大校场内,六百支步枪风车般转动,六百把刺刀在空中划出六百个飞速旋转的闪亮圆孤,异常壮观。
最后,六百名士兵齐齐一声大喝,满场飞速旋转的弧光,倏然消散,止于胸前,恢复了最开始的“起手式”
单手拄枪变双手持枪,平端枪身,枪口前指,略略上斜,枪托贴于右腰;双脚分开右脚不动,左脚斜斜跨上半步,同时,微微俯首、躬身,目光聚于刺刀刀尖。
好!
还有更好的,可惜,不大能够在这个场合演练。
这就是“三人小组”拼刺技术。
按照轩军操典,一旦开始白刃相交,士兵们立即三三成组;每个“三人小组”,都是以下的格局:两人在前,一人在后,成一个倒“品”字形,前面的两个士兵,负责包抄向前,后面的士兵,主要负责保护小组的两翼和后方。
当然,需要的时候,后面的士兵也可突然插上,出其不意,给予敌人致命一击。
“三人小组”的组织基础,是轩军的连、排、班建制改革一个班九到十二人,刚好组成三到四个“三人小组”。
“阵势”的灵感,则来自关卓凡的偶像戚继光的“鸳鸯阵”;同时,也参考了原时空二战早期的日本鬼子的玩儿法。
有意思的是,这个战术的第一次大规模施为,亦是用在日本人头上长州征伐,小郡城木渎谷之战,轩军就是靠拼刺刀,把大村益次郎苦心集结起来的攻击部队,压回了木渎谷内。
事实证明,在这种肉搏战中,敌我数量基本对等的情况下,轩军的“突刺”和“三人小组”战术,占有压倒性的优势。
日本武士,个个凶悍异常,对砍的经验也十分丰富按中国的标准,得算“练家子”,甚至是“武林高手”了吧?但常常是刚把太刀举过头顶,正要大吼一声,轩军士兵的刺刀就捅进了他的肚子妈的,哪来这么多废话!
在战斗中,“三人小组”能够迅速形成局部优势;过不多久,一组组的局部优势,就会滚雪球般转化为全军的整体优势,优势愈扩愈大,直至取得战斗的胜利。
木渎谷一役,给大村益次郎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,他降顺关卓凡,归化中国,改名田永敏,并出掌陆军军事学校之后,对“三人小组”拼刺战术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。
新的操典,要求白刃战之时,不但同组之内,三人互相照应,不同小组之间,也要相互照应,互为犄角。
新战术还未得到实战的机会,不过,在多次的演习中,都表现出了强大的攻击力,甚至可以以少打多。
不过,“三人小组”的牛逼,是不好在“军武演练”中吹的,因为,“演练”不同“演习”,“三人小组”的胜利,缺乏足够的说服力
哎,哪个晓得,你们是不是在演戏啊?
好吧,我先拿去演给法国人看吧。
*
:,,gegegengxin!!